小编突然想到前段时间朋友圈被两篇文章刷屏,分别是《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和《展程CEO陈羽翔:兄弟阋墙,不出恶声》,两篇文章给广大创业朋友们敲了一个警钟,股权分配是公司重大问题,不要逃避也不要拖延!


创业合伙人之间最容易起争端的问题之一就是股权分配,创业公司的合伙人股权之争,令不少合伙创业者尤其关注合伙人之间的股权分配。


所以,敲黑板,在创业初期一定要落实股权分配问题,等公司发展壮大了,再谈股权就为时已晚,


股权分配问题发生在创始团队形成的最早期,因此像先天残疾,令人痛心,但是难以逆转。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在那个阶段,创始人忙于开发、搭团队、谈离职、找融资,往往对股权分配懵懵懂懂。创始人之间谈得最多的是兄弟感情,对谈利益谈权力遮遮掩掩。


常规的股权分配(也可以说是原始的方法)是按出资比例来确定,说白了就是谁出钱多谁是大股东。这种貌似公平的分配法,站在投资银行的角度以风险投资的眼光来看却是不合理的。


从投行的角度看,创业公司的价值不是看砸了多少钱进去,而是创业者的努力使得公司的价值不断放大,因此不管创业者投没投钱、投多投少,也值得让他们拿公司股权的大头。


这样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拼命为创业公司的业绩增长而苦战。这就是风投投进创业公司里一大笔钱,通常只会去占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的道理。


完全以出资比例来确定股权的公司全是货币票面的价值,比方一个创业者出20万元钱占20%公司股权,而投资人投入的80万占了公司80%的股权,那么这家公司的总价值是100万,“人”在这里面体现不出任何“价值”。


如果还是这个创业者,风投出了1000万拿了20%的股份,而这个创业者没有投入实际的资金,他投入的是发明、创意、技术,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例子里,这位创业者的身价已经达到了4000万,和上面一个例子比较一下就不难看出哪一个情形中的创业者会更为公司“卖命”。


当然风投出了1000万只拿了20%公司股份是有一定计算和认价方法的(估值)。但这里更重要的是风投对创业者的“信念”,创业是一种信念、风投也是一种信念。


在风投还没有进来之前,原始的创业股东们确定自己的股份,一方面可以由出资多少决定股份的多少,另一方面更应考虑每个人的能力、作用来相应决定所持股权的比例。


要坚持一个公司里必须有一个核心的人物,坚持贡献多的人就应该理所当然多拿些股份,贡献少能力差些的,就相应少拿些。


比如说可以把50%的公司股份按照出资比例来确定,另外50%按照创始人的能力贡献差异性地分配。创业公司的股权要尽可能合理化地分配,创业者们应该开诚布公,关键的问题大家先说好,这样才能保持团队长期合作的公平性,不留任何后患。

关注创富港公众号(cfgoffice),获取更多资讯。